社會科學學徒需要的基本能力

黃天原

2020/01/20

關於前一篇文提到,即使在自己想要的科系,有些這個科系需要的基本能力,我還是得自己找資料、看文章,在其他地方學怎麼樣「把自己的論點講清楚」。這在我大學剛入學困擾我非常久,畢竟社會科學大學生,一定會接觸很多社會科學的概念。而概念通常很難,光是理解就已經耗掉很多時間了,所以課程上應該就不太會再去教學生,如何把自己的論點或看法,清楚的表達出來。

這會導致一個問題,就是我沒有很好的一套「方法」可以操作我的語言或文字,把我想講的東西清楚而完整的表達出來。而這些東西基本上在基礎教育階段也不會有人教你……最後就變成我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理解的東西,更甚者,我不知道如何去「批評」其他人的文章,因為我沒辦法拆解他文章的邏輯組成,或是他的思考組成。這個問題,一直到我看到朱家安的文章,才開始思考怎麼解決。朱家安的文章,通常會講清楚他要討論什麼,文章中用到的概念,其「定義」是什麼。像這篇文章,他就很清楚的示範,怎麼用理由思考,然後組織自己的論點。或是像陳瑞麟的邏輯與思考,或是朱家安自己出的書作文超進化,都有助於解決我的疑惑。

總之,還好有接觸到這些資源,不然不知道要怎麼寫下自己的想法了。
更麻煩的是,對於沒有這類訓練的普通人,其實很難「順利的」完成社會系所開設出來的課堂作業。一個好的學習,通常自己有能力去評價自己完成的成果,找到優點與缺點,進而改進缺點,保留優點。例如發現泡茶很失敗不好喝,然後上網搜尋發現泡茶一定需要 1. 先溫壺 2. 第一泡泡散茶葉然後另外裝不要喝。有這兩個步驟,泡出來的茶才會好喝。這就找到問題並改進的學習。但如果沒辦法發現一個論證是由「論點 + 理由/事實」所構成,就根本沒辦法去評價自己在作業中的論證。可能老師會給你回饋,但自己也很難看懂。(2023/10 補充)

2020/01/20 補充:
說到底就是找不出別人的論點跟理由是什麼,當然也無法評價別人「理由→論點」這樣的一套邏輯推論合不合理。順便再推一本朱家安推薦的書論文教室:從課堂報告到畢業論文。同樣也可以學到上述的事情。

Categories: 想法 Tags: 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