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業了,論文也交到學校圖書館,我在學術研究的學徒生涯可說是告一段落。因此想在這個時間點,整理一下在碩士生期間,一些對我跑實驗、改 code 方便又實用的小技巧。希望這些技巧能幫助到其他在這個領域的學徒們,讓大家在邁向畢業的目標時走得更順利!
1. 你需要一個「開發用」資料集
這裡提的開發用資料集,不是在訓練模型時會切分 train/dev/test set 的那個 dev set,而是真的你會利用這個「開發用的資料集」來進行程式碼上的 development。通常在這些領域,無論你是電腦視覺、自然語言處理,或是其他深度學習與 AI 的模型方法,你總是有機會遇到需要訓練在一個稍微大的資料集,因此模型訓練時間會很久,從數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。這時,假如需要再對程式碼進行開發,比如說你自己要設計的模型,可能是基於某篇論文 github 的程式,但你需要更改其中某些部分,來實作自己的方法;或是原始論文並不會在 epoch 迭代中算出你想看到的數值,所以你需要加一小段程式碼進去。這些狀況下,我們都會在 debug mode 中做調整,但假如模型每訓練一次就要一個小時,偏偏你做的更動需要在模型訓練好之後,才能確認效果,這時候就會花很多時間在等待上。
根據我慘痛的教訓,這時候你如果有一個資料筆數極小的開發用資料集,會對開發的效率上非常有幫助。例如可能 500 筆、1000 筆,或是極端一點 10 筆,總之就是一個讓你跑完你的模型,在體感上不會花太久時間的資料量,你就能夠快速針對自己要開發的特定部分,進行有效率的「寫 code -> 看結果 -> debug」循環。利用這個小巧的開發用資料集,你可以把程式碼寫好,確定「他會 work!他不會噴 error!」,運行起來不會有程式上面的問題後,就會比較能夠集中火力花時間思考偏「模型效果」的部分,例如這模型的 accuracy 怎麼會那麼低。
當初我在改某個模型的時候,就是因為同時在處理「程式上的正確性」與「模型效果」這兩件事情,導致有些問題明明是我程式在撰寫上面的 bug,但是我都得花一小時才能看到結果。當初大腦不知為什麼就頓頓的,沒有想到這個小訣竅。假如我可以先用「開發用資料集」把程式碼的正確性處理好的話,我就可以把時間花在思考模型效果上面,而不是等模型跑 1 小時訓練完之後,發現「欸我這邊變數打錯了」這種比較浪費時間的結果。
2. 寫好 vscode 的 launch.json
來 debug 模型會很方便
vscode 他們自己的介紹其實就寫得滿清楚的,我這邊就簡單舉一個例子。通常簡單的 python debug 我們只會對參數都寫在 python script 裡面的程式碼進行 debug,就是直接按下由上角的那個 debug 按鈕。不過這個領域的論文 source code,他們都會用一個 main.py
來執行模型,然後利用 python 的 argparse
這個模組,來從 command line 傳入要傳進模型的參數。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:
python main.py --arg1 1 --arg2 2 --arg3 3
例如這個 facebook research 出的 MUSE
模型,就是走這種模式。那我們要怎麼樣對這種需要在 command line 傳入參數的程式進行 debug?這時候我們就會需要寫好 vscode 的 launch.json
。這邊簡單列一個我的例子:
{
// Use IntelliSense to learn about possible attributes.
// Hover to view descriptions of existing attributes.
// For more information, visit: https://go.microsoft.com/fwlink/?linkid=830387
"version": "0.2.0",
"configurations": [
{
"name": "Python: model debug example",
"type": "python",
"request": "launch",
"program": "example.py",
"console": "integratedTerminal",
"justMyCode": true,
"args": [
"--arg1",
"111",
"--arg2",
"222",
"--arg3",
"333",
]
},
]
}
我們可以從左邊側邊欄的 debug 按鈕按這個 add configuration
來設定自己的程式 launch 的方法要怎麼 launch,詳情可以上去 vscode 的文件看。
設定好之後,我們可以在 run and debug 的選項裡面看到我們剛剛自己貼的 Python: model debug example
。如此一來,我們就可以從這邊用帶有參數 --arg1
~ --args3
的方式來 debug 我們的程式碼了。按下去之後,我們可以看到 vscode 會幫我們在 terminal 執行像下面的東西:
(cluster_topic_model) ➜ llm-clusterTM (main) ✗ cd /Users/evan19983314/project/llm-clusterTM ; /usr/bin/env /opt/homebrew/Caskroom/miniforge/base/envs/cluster_topic_model/bin/python /Users/evan19983314/.vscode/extensions/ms-python.python-2023.18.0/pythonFiles/lib/python/debugpy/adapter/../../debugpy/launcher 51328 -- example.py --arg1 111 --arg2 222 --arg3 333
我們可以看到,在執行的時候,他會幫我們帶入這三個參數傳入 example.py
這個 script。同時我們也就可以在 example.py
程式中設置斷點,然後再 console 中看到我們的變數,進行 debug,像是下面的畫面:
透過這種寫好 launch.json 的方式,我們就可以在 vscode 中,對這種需要在 command line 傳入參數的程式進行 debug,進而對論文的 source code 進行修改,或是做更仔細的 trace code,方便了解他的 code 是如何實作他在論文中設計出來的方法。
以上這兩個小技巧,就是在研究生期間,方便我自己快速做模型的程式碼開發跟改動的方法。希望這兩個小技巧能夠對其他同在這個領域的學徒們有所幫助,並且早日畢業!